噪音對人體的危害,隔音降噪勢在必行
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環境噪聲,工業的、建筑的以及生活小區周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噪聲。噪聲污染影響人的聽力,視力,更有人說會導致心肌梗塞、高血壓 ?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認識到噪音能產生慢性壓力,使得我們的身體處在恒定的警醒狀態。去年,德國聯邦環保局的沃夫岡發表了一份報告,研究顯示,即使你在睡覺,你的耳朵、大腦和身體也在持續對周圍聲音有反應,這種反應是以提高壓力激素比如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來表達的。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一位聲學研究人員安迪說:這是進化使然。因為很多動物需要在睡眠時對威脅警醒,他們可以在睡眠中醒來并逃跑。
但是,如果這種壓力激素持續存在于血液循環中,就可能導致威脅生命的生理改變。最終結果可能是從心力衰竭到高血壓再到中風或是免疫問題的很多障礙。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迪帕克說:“所有這些病癥都是不知不覺漸漸發生的,這正是問題的關鍵。就算你認為你已經習慣了噪音,生理變化還是在發生。”
更嚴重的是,聲音壓力的來源范圍很廣。有些是很大很明顯的噪音,比如不停的巨大的交通噪音或飛機起飛的轟鳴聲;有些則是很微弱的,很難將其定義為“污染”的噪音,但是卻依然引起強烈的焦慮或憤怒。比如居住在吵鬧的鄰居間,即便鄰居當時并沒有發出噪音,但你只要知道鄰居在家就很容易誘發壓力。
如果干擾睡眠,噪音會加大壓力,從而導致持續疲勞和進攻性、應激性的爆發。人們在睡眠中聽到噪音會經常醒來,或者在睡眠中煩躁不安,這些都是睡眠失調的指標。
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過多的噪音也干擾學習和教育。早在1975年,由現任紐約市市長環境理事會噪音委員會主席的阿麗娜所做的研究就指出:教室靠近鐵路的學生,其學習能力比那些在安靜教室的學生落后3~4個月。而最近瑞典耶夫勒應用心理學實驗室的斯塔芬研究表明,在德國慕尼黑的部分地區,在附近一個飛機場關閉后,孩子們的記憶力提高了25%。而居住在新機場附近的孩子,在機場開放后記憶力下降了同樣多的水平。
相關標簽:
關鍵詞:隔音降噪